> 文章列表 > “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”出自元代邵亨贞的《春草碧 南金契兄始托交时。

“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”全诗

《春草碧 南金契兄始托交时,与仆俱未弱冠,》

元代 邵亨贞

,世故牵掣,迨今未遂。

兵后避地溪滨,复得旦暮握手,慨前迹之昀陈,预后期之可拟,不能已於言也。

敬借前韵,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。

富贵与神仙,辜前约。

儒冠已负平生,不羡扬州去骑鹤。

蓬鬓老风霜,心如昨。

惟应郢上高才,风斤惯削。

相见问行藏,重评泊。

无情最是桑榆,那得昌阳引年药。

山水有清音,同行乐。

《春草碧 南金契兄始托交时,与仆俱未弱冠,》邵亨贞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春草碧》是元代诗人邵亨贞的作品。这首诗词以自述为主,表达了作者在世俗纷扰中的困惑和追求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春草碧 南金契兄始托交时,

与仆俱未弱冠,

世故牵掣,迨今未遂。

兵后避地溪滨,

复得旦暮握手,

慨前迹之昀陈,

预后期之可拟,

不能已於言也。

敬借前韵,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。

富贵与神仙,辜前约。

儒冠已负平生,

不羡扬州去骑鹤。

蓬鬓老风霜,心如昨。

惟应郢上高才,风斤惯削。

相见问行藏,重评泊。

无情最是桑榆,那得昌阳引年药。

山水有清音,同行乐。

中文译文:

翠绿的春草,南金契兄弟初次结交时,

我和他都还未成年,

世俗的纷扰牵绊着我们,

直到今天未能如愿。

战乱之后,我们躲避到溪边的地方,

又能在早晚握手相见,

感慨往昔的足迹,

预言未来的可期之处,

无法自已地陈述感慨。

借用前人的韵脚,表达我的心情,

述说像去年寒冷归程时的计划和商议。

富贵和神仙,违背了过去的约定。

我这个身披儒冠的人,

并不羡慕扬州去骑鹤的生活。

白发苍苍,风霜侵袭,

内心却如同昨天一样年轻。

只有郢上的高才应该得到赞叹,

风雨中锻炼出来的智慧。

相见时问候行踪,再次评价停泊之地。

无情最能使人感慨时光匆匆,

何时才能得到昌阳引领的长生草药。

山水之间有着清脆的音乐声,

同行者共享快乐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春草碧》这首诗词以抒发内心感慨为主题,描绘了作者在尘世中的困惑和追求。诗人邵亨贞在描写自己与南金契兄弟的交往时,表达了他们在世俗牵绊下的困顿,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的遗憾。战乱之后,他们躲避到溪边,能在早晚相见,彼此的握手成为一种慰藉,也唤起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感慨。诗人借用前人的韵脚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思绪和感叹,描述了自己不羡慕富贵和神仙的生活,而是珍惜自己平凡的人生。他承认自己已经年老,但心境依然年轻,他相信真正值得赞叹的是那些经历风雨岁月磨砺而不倒的人才。诗人希望能再次相见时询问对方的行踪,重新评价彼此的成就和停留之地。诗末,诗人感慨时光荏苒,人生短暂,无情的岁月最能使人感叹。他渴望得到昌阳引领的长生草药,希望在山水之间能共享清脆的音乐声,与同行者一同追求快乐。

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在尘世中的困顿和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融,展示了对友谊、时光和内心世界的深切感受。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怀,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,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真实快乐的思考,呼唤着内心的自由与宁静。

赏析这首诗词时,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在尘世纷扰中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,以及对友谊和真实生活的珍视。诗词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相互映衬,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张力,使诗词更具韵味和深度。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和南金契兄弟的交往,展示了友情和情感的珍贵,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思索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给人以深思和共鸣。